当前位置: 首页 >> 中文版 >> 新闻资讯 >> 公证新闻

公证新闻

【学习二十大】全国司法行政先进工作者、新时代上海司法为民好榜样潘浩:秉持依法治国理念 深化公证职能作用

日期:2022-12-30
来源:上海市公证协会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超级管理员用户


image.png


image.png


潘浩

上海市徐汇公证处

主任


潘浩,男,1980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目前任上海市徐汇公证处主任、上海市公证协会副会长、上海市公证协会业务指导和培训委员会主任委员,荣获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公证员、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上海市司法行政系统十大岗位标兵、上海市司法行政系统先进个人、上海市优秀公证员、公证为民好榜样等多项荣誉。


image.png


image.png


党的二十大报告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提出今后我们党新的中心任务。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23次提到了“法治”,同时以“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专章进行了依法治国表述,这对于我们法律人来讲,是鼓舞更是为今后指明了方向。借此,想结合公证工作,谈点我的学习体会。


一是要深刻理解过去十年法治工作所取得成绩,领悟传承意义


报告总结了十八大以来法治中国建设领域取得的包括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深入推进在内的五项重要成就。从这些成就中,我们能深切感受到公证在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在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在新时代十年中,遗嘱、继承等民生公证更加亲民,金融、知识产权等新型公证更新发展,司法辅助、检务辅助工作不断培育深化,城市更新、人民生活提升等中心工作保障显著等等,切实发挥了公证作用。围绕“智慧公证”系统构建而丰富的大数据运用,以及结合于此的“一网通办”“最多跑一次”“一次都不跑”等也日益改变着公证服务方式。而公证体制机制的改革,又给予了今后更多的可能性。机遇与挑战,要在历史传承中结合延续去审视和总结。


二是要紧密结合今后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主要措施,积极谋篇布局


党的二十大报告围绕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四个法治环节,这四个环节相辅相成、相互融通,起到了谋篇布局、立柱架梁的指导作用。公证的今后发展涉及依法治国相当多的领域:作为法治体系建设中的重要拼图,包括公证法的修订、民法典等法律中对于公证制度的规定落实等等,能进一步增强公证的法律效能;而在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中,作为社会法治治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公证在抛却单一的法律证明工具的狭隘认识,而将目标聚焦于法律服务体系打造与融合,以及基于证明效力、赋予强制执行效力、法律要件构成效力而聚合提升的综合公证法律服务,将进一步增强公证的服务效能。


三是要正确认识公证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使命价值,铸牢公证职能


报告中提出的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指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此适配的中国式公证现代化,肯定也是要与人口规模巨大相适应,能促进共同富裕,能体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及和平发展特点的发展模式。在今后的依法治国中,会更加兼顾法律的强制性和正当性,如公证、调解、仲裁等柔性手段将发挥其出色而独特的作用。就公证而言,第一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要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公证发展的全过程,切实用公证方式维护人民群众在经济生活以及对外交往中的权益,提升“固根本”的稳定作用;第二就是坚持科技赋能,将公证传统与现代管理理念、科技创新相互融合,使用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进一步深化公证“证明、服务、沟通、监督”的职能,提升“稳预期”的引导作用;第三就是坚持队伍建设,公证员是公证服务的主力军,要通过党建引领,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重视公证员的培养,在制度保障上给予公证员更好的执业环境和执业发展前景,打造出一支立场坚定、善思勤为的公证队伍,提升“利长远”的保障作用。


image.png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们的首要政治任务,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自觉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通过多层次多角度深入学习领会、准确理解把握党的二十大报告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学以致用,更好发挥公证“利企便民”的职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