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司法部“公证规范优质”行动精神,贯彻落实市司法局《关于开展“公证规范优质”行动的实施方案》,全面提升上海公证行业专业能力与服务品质,进一步完善本市监护类公证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量,10月17日下午,上海市公证协会培训委员会、业务规则和指导委员会联合举办了2025年度“证·言”系列公证主题沙龙第二期活动,沙龙活动吸引了本市25家公证机构共37名公证员的踊跃参与,培训委员会委员、临港公证处家事法律服务中心主任朱沛冉主持本次沙龙活动。
本期沙龙结合新修订的《上海市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中“意定监护协议可以公证”的条款内容,以“公证护佑‘特殊之需’——特殊群体监护与权益保障的公证服务探索”为核心议题,旨在通过全市公证机构代表对包括意定监护公证在内的涉监护公证的讨论交流,为特殊群体监护的公证服务实践寻找更多更完善的解决办法。
本期沙龙采用“圆桌讨论+快闪分享”的活动模式,由四位资深公证员担任“圆桌主理人”分领不同主题。活动首先进行分组讨论,各圆桌围绕指定议题深入交流并凝练核心观点;随后进行“快闪分享”环节,各组主理人依次呈现讨论成果;最后开启跨圆桌问答,通过组间互动确保每个议题得到充分探讨与深度挖掘。
各圆桌主理人与议题如下:
圆桌一
主理人为上海市杨浦公证处公证员包容,议题包括:①失能人士能否由监护人代理签署遗赠扶养协议及协议签署后的监督执行;②遗嘱订立路径与监督执行——从防范监护人侵占遗产角度。
圆桌二
主理人为上海市长宁公证处公证员倪玮,议题包括:①意定监护协议应逐渐标准化还是个性化定制;②意定监护协议在被照护人失能前后的不同解除机制。
圆桌三
主理人为上海市张江公证处公证员潘维嘉,议题包括:①合理监护报酬的必要性;②监护过程中监护人的变更及衔接。
圆桌四
主理人为上海市宝山公证处公证员黄远欣,议题包括:①老年人民事行为能力的审查方式;②监护设立及执行阶段外部协作机制的完善。
活动过程中,一群特殊的咖啡师为现场人员带来了爱心咖服务。他们均为患有自闭症、智力障碍、唐氏综合征等的心智障碍群体,未来也可能面临监护人缺位等问题。他们的到来,让公证员们在钻研业务之余,更深刻地感受到自身肩负的责任 —— 这些特殊群体的未来正寄托着对公证服务的期待。
最后,上海市公证协会副会长潘浩在总结中对上述议题逐项进行点评,并肯定了本次活动的意义。潘浩指出“特殊人群”监护公证服务任重道远。做好这一领域的服务,需要公证人员不断提升业务能力、丰富实践经验,以“预制的规则+定制的服务”,让更多当前或未来有监护需求的“特殊人群”享受到全方位的公证法律服务。
今后,上海市公证协会“证·言”系列公证主题沙龙,将持续贯彻落实司法部“公证规范优质”行动要求,为上海公证行业搭建更高质量的学习交流平台,厚植公证人员服务民生、服务企业、服务中心工作的情怀,提升公证服务的积极性、专业度和职业荣誉感,进一步为服务社会和谐发展贡献公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