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海外投资存法律风险
上海公证业通过公证服务,减少“一带一路”中的司法壁垒
2015年10月20日 A01 :头版 稿件来源:上海法治报
□记者 陈颖婷
本报讯 “一带一路”战略带来了海外投资的新商机,也面临与沿线国家法律衔接问题,本市公证行业目前正在为促进“一带一路”的贸易交易、知识产权保护、人员交往提供多方面、深层次的公证法律服务。昨天,由上海市司法局、华东政法大学、法国公证人高等理事会、上海市公证协会主办的《“一带一路”与公证法律服务研讨会》 在沪举行。
“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伟大战略构想。此次研讨会在我国“一带一路”宏观战略背景下举办,中法两国公证、律师界的专家学者和法学院校的知名教授共议这一政策下相关的法律服务事宜,中法间法律及法律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对公证法律服务行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上海公证行业目前正在为促进“一带一路”的贸易交易、知识产权保护、人员交往提供多方面、深层次的公证法律服务。今年恰逢《公证法》颁布十周年,上海公证行业发挥优势、主动融入、服务大局,把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与公证法律服务紧密结合,整体规划,推动公证服务转型升级,努力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公证法律保障。据东方公证处公证员田菁介绍,该公证处在2014至2015年办理个人赴欧洲的相关公证工作同比已经上涨了20%。而在经营投资领域,规模较小的企业也由公证机构介入来认证其信用状态。田菁表示,通过公证可以减少司法壁垒,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一带一路”给中国带来了境外投资的新机遇。据商务部最新数据,一季度期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边贸易额2360亿美元,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26%,对外资投资方面,一季度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25.6亿美元,占同期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9.9%。目前,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有70多个在建合作区项目,建区企业基础设施投资超过80亿美元,将带动入区企业投资近100亿美元。
锦天城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锦天城“一带一路”法律服务中心主任王清华指出,“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境外投资也会存在法律风险。她表示,“一带一路”战略沿线国家多达60多个,其中大多数都属于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除了在基础设施、贸易投资等领域的法律法规、投资规定等与国内相关规定有很大不同,其本身的法律体系也不尽相同,甚至在某些方面的法律规范仍处于空白缺失状态。
“由于我国境外投资存在如多头管理、审批手续繁杂、政府管理制度滞后,境外投资的总体战略规划不清晰等问题,使得企业面临着‘走出去’ 难和‘盲目走出去’ 的问题。”王清华指出,企业到境外投资除了面临国内投资会遇到的正常生产经营风险之外,还面临着东道国的政治风险。
为此,王清华建议投资者对东道国投资环境进行详尽的调查,如产业负面清单、投资壁垒问题以及税收相关政策等。同时,充分研究双边和多边投资合作协定,保护自身利益。目前,中国已同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卡塔尔、科威特等国签署了同“一带一路”建设相关的合作协议。同时,中国已签署包括东盟、新加坡、巴基斯坦等在内的12个自贸协定,涉及20多个国家和地区。王清华强调,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海外投资的机遇与风险并存,因此造就投资法律专业团队就十分关键,她认为公证行业与律师行业的有机结合,将大大减少投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