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弘扬尊老敬老爱老传统美德,10月30日下午,宝山区司法局联合区民政局(区老龄办)在友谊路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共同举办“法治护航银龄 幸福安居宝山”深化法治护老联动机制暨重阳节普法宣传活动。活动整合司法行政与民政资源,将优质法律服务精准送达养老机构与老年群体,助力探索宝山特色“法治护航、幸福养老”新路径。
区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黄一欣,区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施翔,中国光大银行上海分行党委书记、行长汤永东出席活动并致辞。
黄一欣指出养老服务不仅要解决“有没有”的问题,更要聚焦“好不好、安不安心”的需求。宝山区民政局以“法治护老”为切入点,推动司法行政与养老服务从“协同”向“深度融合”迈进,逐步构建起老年权益保障“四全”法治赋能体系,让每一位老年人都能感受到法律的温度、社会的尊重、时代的关怀。
施翔表示,区司法局作为法治综合部门,将聚焦老年人法律服务需求,着力构建全方位的法治护老服务体系。一是通过建强“法治副院长”工作机制机制,推动专业律师常态化对接养老机构,既为机构提供合规指导,为老年人配备贴心法律顾问;二是筑牢风险防控体系,依托新成立的区级养老服务调解委员会和“公证提存+资金监管”机制,有效防范预付费等领域风险;三是构建法治护老“生态圈”,持续优化“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做强“法治红船”普法品牌,推动律师、公证、调解、法律援助等优质法治资源向基层延伸,切实将专业优势转化为服务优势,构建供给多元、可感可及的法治护老服务体系,用法治力量守护“夕阳红”。
汤永东表示今后将深度融入“银发金融普法”行动,持续优化适老金融服务,持续联动公证处、养老机构,完善预付资金监管模式,让老年人的服务消费更放心、更省心。
活动现场,区司法局、区民政局共同向10位“法治副院长”代表颁发聘书,并向上海宝山友谊幸福里养老院、上海宝山区海滨新村街道敬老院等10家养老机构负责人代表赠送法律服务包,推动专业法律服务力量正式入驻养老机构,将为养老机构依法治理、老年人权益维护提供常态化指导。
为了更专业、高效地化解涉老服务纠纷,区司法局联合区民政局共同为“区养老服务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接待窗口(工作室)”揭牌。该窗口将依托人民调解队伍的专业力量,进一步畅通老年人维权渠道,化解养老服务中的矛盾纠纷,切实维护老年人与养老机构的合法权益。
为确保养老资金安全,宝山公证处现场介绍了“公证预付监管平台”的运行机制——通过引入公证第三方,对养老机构押金实行全程监管,有效防范资金挪用风险。随后,宝山公证处、临港公证处与区内2家养老机构代表就该平台实施进行现场签约,为辖区养老服务领域资金安全注入法治保障,也为后续机制向更多养老机构推广奠定基础。
仪式后,上海市百汇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应瑛律师围绕老年人普遍关心的财产继承、意定监护、防范诈骗(含保健品诈骗、金融诈骗)、婚姻家庭等法律问题,以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方式展开讲解。活动现场还设置了法律咨询台,社区老人就公证事项等常见法律问题进行面对面咨询提问,工作人员耐心解答,累计接待咨询50余人次,发放法治宣传产品100余份。
本次活动由宝山区民政局、宝山区司法局主办,友谊路街道、宝山区律工委、宝山公证处、临港公证处协办,中国光大银行上海分行支持。区民政局、区司法局相关科室负责人,各街镇养老机构负责人、社区老年居民及律师、公证员代表约120人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