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文版 >> 新闻资讯 >> 公证新闻

公证新闻

12348上海法网 百度百科

日期:2017-12-19
责任编辑:超级管理员用户





12348上海法网


“12348上海法网”是上海市司法局着力打造的集线上(智能网络)、线中(热线电话12348)、线下


(实体窗口)“三位一体”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线上服务平台的统称。[1]



  • 中文名
    12348上海法网
  • 隶属

    上海市司法局



  • 简介

    “12348上海法网”是上海市司法局大力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发展创新的重要载体,2017年11月正式上线,是

    普法学法板块,打造集法律服务小常识、便民信息、法宣活动等为一体的百姓学法平台;法治地图板块





  • 整合法律服务资源,按群众喜闻乐见的淘宝找产品方式,法律服务机构和人员全部上网,供群众一键查找

  • ,解决群众寻找可靠法律服务的问题;

  • 法律咨询板块,打造多渠道、一站式咨询模块,律师、公证、司法鉴定、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社区矫正等


  • 六种事项均提供在线实时咨询,此外还有留言咨询、智能咨询等多种功能,满足不同群众、不同事项对咨询



  • 方式的不同需求;法律服务板块,提供了法律援助在线预申请,预约线下律师服务,部分公证的在线办理.

  • 部分司法鉴定事项和人民调解的在线预约,司法考试信息的在线查询等法律服务功能。同时,我们还全面梳


  • 理现有的服务事项,形成了第一批公共法律服务项目清单,已经向社会各界公布。

  • [1]

  • 公共法律服务线上平台在上海的具体落地,包括网站、APP,使用同一个名称,方便群众检索。“12348上海法


  • 网”平台有四大板块:法律咨询板块、法治地图板块、普法学法板块、法律服务板块。

  • 意义和作用


12348上海法网”是政府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司法行政机关的基本职责任务。加强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将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延伸至基层,是深入贯彻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实践的重要举措。

“12349上海法网”涵盖了行政审批及辅助服务、法律援助、法治宣传教育、人民调解以及以提供律师、公证、司法鉴定等多种公益法律咨询为主要内容的公共法律服务。[1]

发展目标

2017年底,在实体窗口方面,上海建成市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6个区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全部建成,居村(社区)法律顾问实现全覆盖。2018年6月,全市所有街镇建成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居村(社区)建成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到2020年,总体形成覆盖城乡、功能完备、便捷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体系,实现公共法律服务的标准化、精细化、便捷化,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普惠性、公益性、可选择的公共法律服务。[1]



相关数据

2016年1月,上海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正式建成,位于小木桥路470号,共设立10个办事窗口、6间法律服务咨询室,为市民提供标准化、综合性、一站式的司法行政公共法律服务。运行以来,接待群众近6万人次,各协会派出法律服务志愿者1780人次,公益咨询接待15743人次。

2017年,上海12348法律援助咨询热线升级改造为面向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法律服务的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已开通法律咨询、行政审批办理及司法考试咨询、公证咨询、狱务公开、戒毒所务公开共五项服务,其中,法律咨询提供24小时服务。今年来,共完成27.6万次服务,服务总时长近2.4万小时。[1]


特点

一是坚持全市上下联动,按下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快捷键。 市司法局和16个区司法局全部建立了以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以及项目办公室。市司法局先后制定印发了《关于建立司法行政综合法律服务窗口的指导意见》《关于深化本市司法行政12348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工作总体方案》《上海市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16个区司法局积极争取区委区政府大力支持,快马加鞭、卓有成效地开展了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的建设,部分原本进驻区政府政务大厅的也积极争取到了独立场地,部分建得比较早的区也按照标准化要求,调整了名称和标志标识,重新配置了软硬件设施设备,全市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建设呈现出加速推进的态势。
二是搭建“四纵三横”普惠型公共法律服务网络,提高服务便捷性、可及性。 大力推进服务点的全覆盖、服务链的全贯通。在纵向上,建立以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龙头,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枢纽,街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以及居村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为延伸的四级平台。在横向上,坚持以网络服务为主、电话服务为辅、窗口服务为支撑的建设思路,着力搭建了资源高度融合,集合线上(智能网络)、线中(电话热线)、线下(实体窗口)为一体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体系。对线上、线中、线下三个平台通过技术手段互联互通,实现“三位一体”的整体架构模式,即:共用一个管理系统、一个数据库、一支公共法律服务志愿者队伍,
三是建立统一标准,推动公共法律服务规范化、标准化。 坚持树立和运用“标准化+”理念,将标准化贯彻到平台建设的视觉系统、场所建设、服务标准等各方面。各区司法局按照“四个统一”的要求,即:实体窗口服务功能的统一,市、区、街镇三级信息网络管理系统的统一,线上服务与整合的队伍资源与12348平台功能运用的统一,视觉识别和标识标牌的统一,不断规范建设标准。另一方面,引入模块化、标准化管理手段,实现资源调动的快捷顺畅,已形成科学系统的民事法律援助、公证、司法鉴定临床法医等服务标准,让服务更加优质、规范。
四是优化整合各类资源,实现公共法律服务综合性、一站式。 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对跨部门、跨行业的法律服务资源进行配置、激活和有机融合,取得1+1大于2的效果。目前,已经整合律师、公证、司法鉴定、人民调解、司法考试、基层法律服务、社区矫正、行政审批等多种群众日常所需的法律服务资源,在平台上统一提供法律服务,牵头组建了由16个区司法局和市律师协会、市公证协会、市司法鉴定协会、市人民调解协会共同参与的21支志愿者队伍,基本实现了司法行政公共法律服务事项的全面覆盖。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