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公证法》实施十周年暨互联网时代下
公证发展的传承与创新”公证人论坛在沪成功举办
本次论坛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实施十周年之际举办,是一场中国公证行业回顾过去、展望未来的思想盛宴。十年来,《公证法》为我国公证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中国公证人始终遵循《公证法》,以维护公平正义为己任,以捍卫法律权威为天职,以服务民生促进和谐为使命,努力为公证工作默默奉献。会上,复旦大学法学院孙笑侠院长所做的题为《全面法治化背景下的公证业改革与创新》的主旨发言从宏观角度阐释了公证改革与全面依法治国之间的关系和内在联系,提出了解决公证改革内在驱动力的新方法、新角度,获得了广泛的共鸣。中国公证协会副会长、云南省昆明市明信公证处主任段伟和上海市公证协会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市浦东公证处副主任朱伟东作为中国公证协会和上海市公证协会代表分别就如何携手共创公证综合法律服务体系和上海市公证协会未来三年的信息化建设目标做了介绍。随着互联网时代的进一步发展,公证行业积极适应新形势,紧跟时代步伐,创新公证业务发展模式,多维度拓展公证服务领域。本市各公证机构也积极参与信息化建设,运用互联网思维和技术,推出一系列公证业务和公证服务的新产品。未来,上海公证行业还将进一步完善全市统一的公证服务平台系统;强化办证系统各项功能的开发运用;在档案集中保管的基础上,启动上海公证档案电子化工作,形成行业数据资源,扩大行业影响力,更好地呈现公证的价值。上海市信息服务业行业协会陆雷秘书长全面解读了国家“互联网+”和大数据行动战略对提高政府治理能力的新要求、新机遇,为公证行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此基础上,全国公证行业的16位代表围绕用公证手段规范互联网金融、新媒体时代的公证宣传、互联网与传统公证业务的融合等主题展开了多角度、深层次的交流和探讨,充分展现了公证行业的生机与活力。
本次论坛的一大亮点是在会上正式发布了由上海市卢湾公证处发起的全新的公证大数据项目――“藏宝湾计划”。该项目旨在通过对于传统公证纸质卷宗中的当事人信息、亲属关系状况等关键数据进行采集、归类和分析来构建公证大数据库,以大数据的方式实现公证行业内部存量证明材料的实时调取,并在此基础上与民政、户籍、房产登记、银行征信等部门之间搭建信息共享的桥梁,目的是从根本上解决李克强总理所提出的“证明难”的问题,真正回应社会关切,让老百姓得益。上海市卢湾公证处智慧公证中心负责人刘崴在会上将“藏宝湾计划”大数据库的开发成果向在座的领导、嘉宾和与会人员做了展示,获得了高度的赞誉。
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为中国公证行业在互联网时代下的更好更快发展做出了有益地探索。未来,公证行业将站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上为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建设提供更优质、更专业的法律服务。